注册会员送第一桶金网站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校概況 > 學校介紹

學校介紹

吉林師范大學是吉林省重點大學。學校始建于1958年,經過60余年的建設與發展,形成了融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和繼續教育學生為一體,以教師教育為特色,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辦學體系。現任黨委書記王喜庫,校長楊小天。

學校建有四平、長春兩個校區,占地面積10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68萬平方米。校園環境舒適,基礎設施完備,功能配套齊全。現有19個學院,1個教學部,46個省部級以上科研平臺,207個實驗室。學校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4.81億元,固定資產總值17.31億元。圖書館藏書223.39萬冊。

學校現有全日制本科生18340人,研究生3277人,中國政府獎學金、省政府獎學金、學歷生及交換留學生37人,專科生2180人。學校現有教職工1627人,其中正高級174人,副高級466人;博士生導師59人,碩士生導師588人;雙聘院士3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10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4人,吉林省高級專家3人次,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35人次,吉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14人,長白山學者、長白山技能名師10人,吉林省主講教授2人,吉林省教學名師15人,吉林省優秀教師9人,吉林省跨世紀學術和科技帶頭人后備人選3人,吉林省中青年骨干教師5人,吉林省教學新秀4人。學校被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評為“人才工作先進單位”。

學校堅持以教育教學為中心,保持本科教學優勢特色。現有66個本科專業,覆蓋了文學、歷史學、法學、教育學、理學、工學、藝術學、管理學、經濟學9個學科門類。其中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1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5個。學校入選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改革院校。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6門,國家級教師教育精品資源共享立項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程2門,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1個,國家級教師隊伍建設示范項目1項。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4個,省級特色高水平專業13個,省級品牌專業7個,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2個,省級轉型發展示范專業(群)4個,省級本科高校應用型專業(群)校企合作綜合改革項目5個,省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試點專業3個;省級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2個,省級本科人才培養改革示范項目2個,省級創新人才培養實驗區5個,省級一流本科課程19門,省級精品課程9門,省級金課建設項目課程5門,省級精品課程28門,省級教師教育精品資源共享立項課程4門,省級優秀課程67門;省級高校黃大年式教學團隊2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13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9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4個,省級教育訓練基地3個,省級工程創新訓練中心1個。馬克思主義學院入選吉林省首批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吉林省委宣傳部與學校共建新聞與傳播學院。

學校連續7屆獲國家教學成果獎7項,是吉林省唯一獲此殊榮的省屬高校。獲省級教學成果獎69項,省級教育技術成果獎72項。學校是“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吉林省大學生文化素質示范基地”“吉林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基地”。學生課外活動豐富多彩,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等活動中屢獲佳績。學校先后8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全國學聯評為“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多次被授予 “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省五四紅旗團委標兵”、中國志愿者工作組織獎等榮譽稱號。

學校大力發展研究生和留學生教育,2021年增列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現有1個博士一級學科學位授權點,1個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20個碩士一級學科學位授權點,1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覆蓋了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0個學科門類。有13個省級特色高水平學科,化學、材料科學2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學校是“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項目院校”,先后有來自20多個國家的外國留學生在我校學習中文及專業課程,學校設有漢語水平考試考點。

學校科研事業發展迅速。現有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46個省級以上科研創新平臺,其中包括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18年以來,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3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9項,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2項,國家藝術基金項目10項。發表學術論文被SCI 收錄1500余篇,CSSCI 收錄期刊論文278篇。出版學術著作150余部。獲得授權發明專利196件,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52項。

學校對外交流活躍,積極搭建國際合作平臺,目前已與2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百余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在師生互派、學術交流、外專引智、留學生教育、漢語推廣、合作辦學等方面開展了廣泛而深入的合作。2011年來,通過各類項目選派教師赴國(境)外留學進修300余人次,選派學生通過聯合培養、交流項目、文化體驗、實習實踐等形式赴海外交流學習1000余人次。學校現有中外合作辦學項目3個,國際本科學術互認課程項目6個。

吉林師范大學秉承“好學近知,力行近仁”的校訓精神,努力為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培養高素質應用人才。教師教育類專業畢業生以基礎厚、能力強、潛力大、素質好而受到社會的廣泛歡迎和好評,在基礎教育界享有較高聲譽;非教師教育類專業緊密結合社會需求注重學生職業品格與專業技能培育,新的核心競爭力不斷生成。畢業生遍布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

自2000年建國以來,培訓校學連續不斷4次被共產黨遼寧省地方政府、遼寧省中國人民地方政府評選為“榜樣群體”。2015,培訓校學同時被遼寧省培養廳和各國培養部獲得“程序語言內容正規化標準化培訓校學”光環。206年,培訓校學被遼寧省培養廳獲得“遼寧省按照法定程序治校標準化校”光環。20十五年,培訓校學被獲得“遼寧省現代化政府部門”光環。今年,校內被授獎“我省文明禮貌禮貌校內”稱謂。22年,接著保持“遼寧省文明禮貌禮貌校內”稱謂。預計之后,四平市師范大家將穩定不移地揚起全國國家國家特性化的社會各界實用注意值得尊敬隊旗,以蔣超良新今天全國國家國家特性化的社會各界實用注意價值觀為免費指導,夯實基礎于“多個五百年”奮發向上夢想歷吏交界處必然子域,決不允許認真認真落實黨的育兒教育政策,著力認真落實周到發展樹人必然責任,始終質立校、科技人才強校、專業領校、科研開發興校、依法辦事治校、文化產業潤校、開啟活校、普惠金融優校,搶抓機會、乘勢隨性而為,闊步奔向高關卡師范大家發展新起航,為保持新今天四平市著力發展全坐向發展、為保持九州全國民族值得尊敬建設社會主義的全國國家國家夢奪得更重順利和榮譽。


                                                                                               (信息統計截止時間:2022年9月22日)


信心控制:黨支部品牌宣傳統戰部    技術性扶持:信心網上平臺     地此:吉林市省四平市鐵西區海豐南大街1306號    郵政編碼:136000